国产suv车(目前配置了国产发动机、底盘和变速箱的最高级别的suv有哪些)

关键字:国产三大件,那咱就一样一样说。

(问题好像是三四年前的,对于国产汽车制造业来说,这四年时间又是一个跨越,之前的回答已经显得不合时宜了。或许三四年后又是一个变化。)

一、底盘

可能大多数人都把汽车的底部车架当成底盘了,其实这是很不准确的认识。底盘相对于汽车,仿佛主板相对于电脑,你什么CPU、内存、硬盘、显卡都要安装到主板上,像是声卡、网卡南桥北桥芯片也都集成在主板上,并不仅仅是一张连接板而已。车辆底盘,至少包括传动系、转向系、制动系和行驶系四大部分,车架只能算行驶系的一部分而已。

传动系:传动轴、驱动桥、离合器、万向节等,发动机输出的动力要通过变速箱传动到车轮上,这些传动装置是必不可少的。

行驶系:包括车架、车桥、悬架和车轮,也包括减震弹簧,最容易理解的模式就是玩具车,有车的框架形状,你推一下也能往前跑,这部分就是行驶系。

转向系:由方向盘、转向器、转向节、转向节臂、横拉杆、直拉杆等组成,其实也可以看做是一组传动装置,你车里一动方向盘,下面车轮随之转向,当然要复杂得多。

制动系:包括制动踏板、刹车助力泵、制动阀、油管等等刹车系统,也包括手刹的部分。

这些都加起来,才叫底盘。你说这些全都国产化,没有一点国外的东西,国外的技术,其实放在全球一体化的今天,有点不现实。不光是我们,国外各大车企也都在进行着技术交流合作。咱自己研发出来的东西的确是值得骄傲的,不过人家有好的东西咱也不能不用啊。那叫固步自封,又不是闭关锁国的年代了。

其实说底盘,你不得不说平台。现在汽车都是平台化的产物。都说某车和某车是同平台,估计很多人也是一知半解,什么叫同平台,平台到底是什么玩意?

咱用通俗易懂的话给简单解释一下啊。车企开发一款车,要是所有的东西都全新设计,当然不是做不到,但是您想想这个研发成本。汽车这玩意牵一发而动全身,不像是电脑你8G内存拔下来,插上个16G就完事了。你发动机需要和变速箱匹配,这就需要调校,然后变速箱连接底盘的传动装置,也就是传动系,比如说你动力猛了,制动系那边受不受得了?转向系要不要跟着调整?要是单一车型去研发,成本高周期长。

现在工业产品都是流水线产物,而平台就是建一个“模块化”的流水线,这就是汽车平台。这东西设计出来之后,它最高能匹配多少马力的发动机,转向机能用哪些,变速箱能用哪些。真就和主板似的,能支持什么样的CPU,能支持多大内存,多少个USB接口,M2接口,供电如何……一样的道理。平台基本上确定了底盘框架,之后就像是电脑主板一样,往上攒吧。


比如说奥迪A3、TT和高尔夫同平台,价格为什么差那么多?就好像同一款主板,配不同的内存、CPU一样,这个平台,我都给你用最好的东西,打造豪华车,就是奥迪,为了追求经济性,那我能省钱的地方省钱,那打造出来的就是高尔夫。


你也是麦弗逊、我也是麦弗逊,你也是多连杆,我也是多连杆,你不能说把车轱辘申请个专利就全不让我用了对不对?总而言之,底盘是个很复杂的东西,可是要说简单也简单。花样也就那么多,可是要调校好见功夫。所以咱们就按照汽车平台来说,自己的平台,咱就认为底盘是国产。否则的话也没个标准。


长城:柠檬平台

长城,包括哈弗,最初是山寨人家CRV的,但是学得很好,一下H6就火了。直到近些年,长城才在研发上发力,柠檬平台,算是真正有了拿得出手的东西。原来用在皮卡上的那个柴油绿静发动机也不错,可是汽油机就很一般了。老H6车主都知道,开两年油耗十分感人。

说回柠檬平台,覆盖范围非常广,从微型车到中大型SUV,D级轿车、MPV,全都可以兼容。而且在车辆的结构、材料、工艺和安全性方面都非常重视。目前第三代H6和哈弗大狗都是基于柠檬平台打造,新H6懂车大爆炸拆过,不能说完美吧,但各方面都有不俗的表现。


吉利:CMA、BMA平台

吉利在收购沃尔沃之前,其实主要靠营销吃饭,说起来还真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技术,好在车皮实耐用,而且善于控制成本,在市场上占据了一席之地。而收购沃尔沃之后,虽然只是收购了沃尔沃的轿车业务,但也得了不少实惠。CMA平台就是和沃尔沃合作共同打造的,当然,你们想也知道是以谁为主。是资金换技术也好,总之吉利有了自己的东西。

到后来,BMA平台就是吉利自主研发的了。只是这个平台不像柠檬适用范围那么广,只能开发小型和紧凑型车,可搭载1.0T,1.4T和1.5T发动机,不过兼容轿车、SUV和MPV车型。BMA架构最厉害的还是将汽车零部件的复用率提高到了70%,极大降低了成本。

吉利缤越、吉利ICON,都是基于这个平台打造。


奇瑞:T1X、M1X、M3X,三大平台

奇瑞是国内最早正向研发发动机和平台的车企,也是国产化最高的车企之一。旗下三大平台,最高级的是M3X平台,主要车型是星途系列,M1X主要是是轿车平台,也可兼容MPV和纯电车型。主要车型是艾瑞泽系列。T1X打造的瑞虎和捷途系列,主要是SUV。

通过和捷豹路虎合作,包括成立观致,奇瑞的技术底蕴也得到了迅速积累。虽然品牌仍旧无法摆脱廉价的影子,不过以星途为起点,进军中高端市场已经有了不错的市场反馈。


长安P3、P4平台

长安16年公告,说是要逐步形成四大生产平台,实现零件互通化,基于每个平台将推出多款车型,包括轿车、SUV和MPV。逸动、CS35、CS75,都是基于P3平台打造。说是四大平台,但是向外界透露的信息并不多。倒是蓝鲸动力平台广为人熟知。而新款的UNIT,UNIK说是全新平台打造,或许就是P4平台吧?这方面不能确定,谁知道请留言告诉我。


红旗:L平台,H平台

红旗那是国家斥巨资砸出来的,分为L和H两大平台,其中H平台定位偏低,完全面对民用市场,在售的H5、H7就是基于这个平台打造的。L平台则生产红旗的高端车型,可细分为非承载式平台L1和承载式平台L2,每款车型又根据民用和军用的差异,分为车民版和车重版两种不同规格。


像是HS7,有人说是借鉴了Q7的底盘。我不敢说完全没有,但两车底盘差异其实还比较大的。底盘这东西,在于匹配调校。


比亚迪:BNA架构

比亚迪这套东西和传统意义上的模块化造车平台还略有不同,不光是轴距、轮距的模块化,还包括不同动力系统、电子系统的多维度模块化。用比亚迪宣称的解释是:BNA=车型平台+动力系统+电子系统+生态系统+其它。

其中车型平台包括BSP、BMP和BLP,分别对应小型车,中型车和大型车。动力系统又分为燃油、插混和纯电(E平台),电子系统主要是指各种传感器和DiLink系统。生态系统包括APP云服务和自动驾驶模块。

比如说秦Pro DM,用的BMP平台+DM3.0,秦Pro EV就是BMP+E平台。还是相当灵活的,而且也打破了所谓汽车三大件的传统概念。像是DM双模,其实是四大件,最起码要加上电池电机的混动系统。


像是荣威、传祺、也都有自己的架构平台,也都是模块化造车,不过限于篇幅,这里就不细说了。

其实从平台架构方面,也能看出车企的一些硬实力。像是十年前,国内大多数车企都还是逆向研发,说白了就是山寨,学人家几成功夫,造的车的确不行。而现在我们一样是模块化,平台化造车,而且平台更新,更容易匹配新技术。最好的实例就是插混系列,比亚迪的插混通过BNA架构平台打造,是为DM3.0量身定做的。而国外的一些品牌,只能针对燃油车平台进行修补,牺牲后备箱空间加装电池,又在变速箱传动轴上加个电机,把纯电当成是变速箱的一个档位,抄的是比亚迪DM1.0的技术。从这层意义上说,我们国产品牌已经走在了世界前列。

底盘好不好,怎么叫高级别,我很难说,你说你用双叉臂,我用麦弗逊,你悬挂似乎是高级一点,不过这东西也是各有所长。底盘、操控,是一个系统工程,更注重的是调校匹配,而不是说堆配置。所以说哪个平台更好,谁的底盘更优秀,只能看具体车。雷克萨斯和丰田同平台,高尔夫和A3同平台,你怎么说?咱只说这几个品牌都有自己的东西,国产化的程度很高。如果非要按照国产化程度排名的话,个人认为比亚迪、奇瑞、红旗、长城、吉利、长安,应该按照这个顺序排。


再说变速箱


这才是国产车的最大短板。

我们拿红旗来举例,H平台、L平台都是斥巨资打造,V6、V8、V12发动机都能搞出来,可是8AT依旧在用爱信的。红旗自己也在搞,可是想要达到人家爱信的水平,很显然并非一日之功。

目前国产变速箱比较拿得出手的也就是双离合了,长城蜂巢易创和吉利的7速湿式双离合都有不错的表现,已经可以媲美一线合资品牌了。长安青山和比亚迪的双离合也是自主研发的,不过表现一般。好在比亚迪的插混系统可以在低速行驶是用电机驱动,完美屏蔽了双离合低速顿挫的问题,这才让唐、汉DM车型有不错的表现。大家细心可以发现,唐DM车型用的是6速双离合,而燃油唐则用了6AT。

另外,奇瑞的万里扬CVT技术也很成熟,匹配小排量汽车表现还是可圈可点的。


最后说说发动机:


近些年,国产发动机突飞猛进,而国外一些品牌则停滞不前。至于原因,我们在后面说。

奇瑞中国芯 热效率37.1%。

长安蓝鲸 热效率38%

广汽三代4B20J1 2.0T 热效率38%

长城4N20平台EN01 热效率38.3%

一汽红旗2.0T 热效率39%

比亚迪 骁云1.5L 热效率43%

比亚迪骁云1.5L,要明年3月份才正式上市,已经点火成功,正式量产了。和马自达创驰蓝天并列,是全球热效率最高的量产发动机。而红旗、长城、奇瑞等品牌的发动机也都有不错的表现,要知道,EA211热效率只有37.5%,EA888只有37%。


国产车的三大件和合资有多大差距?

前面说了那么多,想必大家也有个总结:就平台而言,相比于丰田大众等合资品牌一个平台用了十几年,美其名曰成熟,我们新平台可以更好的兼容新技术。就质量表现而言,国产车的投诉率并不高,相反还比合资品牌要低。而发动机技术,热效率摆在那里,你说本田地球梦40%的热效率就比比亚迪43%的热效率强,我肯定也不服气。而且本田丰田机油增多,大众烧机油,而国内自主品牌还很少出现这样的情况。

然而不得不承认的是,我们在变速箱领域确实存在短板,也就只有湿式双离合能拿得出手,不过也够了。大众也是凭借双离合打天下,日系丰田本田不都是玩CVT吗?


然而,用这样的格局来对比是不公平的,谁说汽车只能有三大件?

其实,也正是因为这个思维局限了传统车企,以至于让我们成功的实现了弯道超车!

前面说过,为什么国际车企的发动机技术再难寸进?最多也只是技术上的细微调整而已,并没有下大功夫再去研究新式发动机,进一步提高热效率(除了马自达这个憨憨)。其实他们都已经意识到了,汽车产业革命即将到来,再死磕发动机毫无前途。你再提高热效率,SUV做到百公里加速4.3S需要多大排量?少说也得V6起步,还得是高功率版的,可是这样一来油耗是多少?

比亚迪玩了一手插混,一下给各大车企干懵了。唐一代上市,542摆出来,百公里加速5秒,全时电四驱,可以纯电行驶。谁20万成本能做出来?五年前,全世界就比亚迪一家玩插混,现在呢?你看看谁家没有个插混车型?

和纯电不同,纯电毕竟有电池制约,续航焦虑问题是明显的短板。可是插混车没有,比你动力强,比你省油,而且还能纯电开,燃油车还有路可走吗?

之前受制于电池电机的成本,插混车价位居高不下,还难以动摇燃油车的市场地位,而明年DM-i出来了,和合资品牌的燃油车价格差不多,百公里油耗3升,还能纯电行驶,零百加速7.9秒,那时候谁还买燃油车?49年加入国军的也不是没有,那只能说你不懂车了。

回到问题本身:全是国产技术的最高级别的SUV是谁?


目前售价在30万以上的SUV凤毛麟角。钧天机械的勇猛者卖得最贵,其实是是改装福特猛禽。北京BJ90就是换壳的奔驰GL,没了奔驰的标,基本无人问津。BJ80也是萨博的发动机,本来红旗HS7是最高端的,然而目前受限于AT变速箱技术,仍用的是爱信的8AT,所以不能算。于是结果有了——

比亚迪唐DM!目前全国产技术,最高级别SUV。

或许可以再进一步,腾势X,比亚迪和奔驰的合资品牌,一款三大件全用国产技术的合资SUV!

其实不必谈什么高级别,像是奇瑞、长城,三大件技术都很过硬。吉利现在用沃尔沃的2.0T发动机,造的车一样物美价廉。红旗HS7,你会因为它用了爱信的8AT就认为他不是纯国产吗?


全球一体化,大家分工合作,其实没有什么纯国产,也不存在什么纯进口。中国制造遍布全世界,苹果手机有多少零件是我们生产的?我一直在推荐国产车,其实从来不是因为爱国——如果国产车不够好,这个国我们爱不起。其实现在大家戴着有色眼镜看待国产品牌也正是因为十年前,二十年前被国产车的质量伤心了。别说往前看,也别说民族情怀。现在事实如此,国产车物美价廉——至少和合资相比,质量不差,配置更高,可是价格却便宜很多。而反观合资,坐在口碑上赚钱还不满足,还要挖空心思去减配。国产车在走上坡路,而合资在走下坡。


车造的好不好,其实并不取决于技术,你花十几二十万买车,指望要什么高精尖技术啊?其实更重要的是看车企的良心!

关键字:

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:

雪铁龙c4多少钱(雪铁龙c4性能如何?自动挡落地大概要多少钱) 一汽大众高尔夫怎么样(高尔夫这个车怎么样) 新车上市报价(新车上市,老款价格方面会降多少) 卡尔森c25(卡尔森与劳斯莱斯比较哪个好) 欧蓝德多少钱(三菱欧蓝德,比本田CRV都便宜,售价仅15.98万起为 迈腾汽车价格(新款朗逸顶配和迈腾低配价格差不多,该选谁) 进口大众途欢(有谁知道大众途欢,途锐,途观,途威,途昂,途 八万左右的车(6-8万家用买什么车好,老家农村也适合的) rav4新款(面对CR-V的降价,新款RAV4有优势吗) 3月31日油价调整(3月31日油价有望重回5元时代吗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