世界上最难学的语言(有人说,汉语比较难学,那么怎样才能学好汉语)
不知从什么时候起,“汉语难学”这种观点开始出现。也许有人看过那个关于“语言难度排名”的视频,在那个视频里,汉语不知不觉被排到了第一位。于是很多人非常自豪,因为自己掌握了世界上最难的语言。
语法角度
其实,汉语真的不是一个很难的语言。汉语造句很简单,只要把句子的成分拼在一起就可以,每一个单一的成分永远不会发生变化。我们可以举一个例子,“我学汉语”,汉语和英语的表达是这样的:
汉语:我学汉语。
英语:I learn Chinese.
如果换成“他学汉语”,汉语只需要把主语人称换成“他”就可以,英语不仅要换人称,还要把动词也改一下:
汉语:他学汉语。
英语:He learns Chinese.
这种跟着主语人称改变动词形式的语法现象,叫做“动词变位”。英语中的动词变位现象最简单,只有单数第三人称“他、她、它”需要变位。但是在其它欧洲语言中,这种变位就复杂多了。我们以德语为例:
德语:Ich lerne chinesisch.(我学汉语)
德语:Du lernst chinesisch.(你学汉语)
德语:Er lernt chinesisch.(他学汉语)
德语:Wir lernen chinesisch.(我们学汉语)
德语:Ihr lernt chinesisch.(你们学汉语)
德语:Sie lernen chinesisch.(他们学汉语)
其实,几百年前的英语,和现在的德语一样复杂,只是英语发展到现在被简化了不少。在英语中,除了一般现在时变位,在构成过去时态时动词也要变形:
汉语:昨天,我学汉语。
英语:Yesterday, I learned Chinese.
汉语只要加一个表示时间的副词,就能变成“过去时”。英语除了加副词,动词也要变化。有的欧洲语言,动词的过去式也要跟着人称变化。除了动词变位以外,当人称出现在不同位置(比如主语、宾语)的时候,形式也是不一样的。比如:
汉语:狗咬我。
英语:Dog bites me.
当“我”作为宾语的时候,要变成me,不能说Dog bites I. 但是,汉语中不管是主语还是宾语,只要放对地方就可以,根本不用变形。
如此看来,汉语的变化形式最少,语法更简单一些。
词汇角度
如果从词汇的角度考虑,因为汉语有独特的汉字系统,在需要造新词的时候,只要把已有汉字组合起来,这样即使我们没听过也能猜到它的意思。而英语往往只能造一些新词,从拉丁语或希腊语中取一些词根组合在一起,如果没学过这个词就一定不会认识。比如下面这些单词:
猪的英语是pig,猪肉是pork,但是猪的生物学分类中,和猪有关的词都是各不相同的。如果不是学生物学的人,可能一辈子都不会用到这些词。有人说,在英语国家中,不同专业的人看不懂对方的论文。虽然没这么严重,但由于单词的这种“罕见性”而造成的专业隔离还是有的。而汉语靠汉字的组合出新词,只要知道每个汉字的意思,就算没见过这个词,也能大致知道什么意思。
所以,汉语其实并不难。对于外国人而言,汉语唯一难的地方是汉字和音调,因为他们的母语大多没有这两种概念。但是,学语言不一定要学文字。因为有汉语拼音做工具,即使一个字都不会写,也能把汉语学的很好。而且,就算老外说汉语的音调不是很标准,我们也能明白他们在说什么,不影响交流。所以,对于那些“非刚需”学汉语的人来说,没必要掌握特别多的汉字,也没必要把音调读得特别标准。这样一来,汉语倒成了一门非常简单的语言。